第五章 用分公司的方式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吗(二)

第五章 用分公司的方式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吗(二)

2025-07-08


定价即经营

问题是营销部门取得订单、完成设计、交给制造部门,应该拿多少佣金为妥。现在是大锅饭、笼统账,销售、制造合在一起算账。因为这么做不好,要能看到营销部门单独的核算情况,所以你才决定另外设立分公司。

但是,此时没有必要另外设立公司,只需考虑能看清楚营销部门的核算情况就可以了,换句话说,只要考虑给营销部门多少佣金就行了。

我开始经营京瓷的时候,情况也是这样。精密陶瓷零件是按订单生产,这同印刷一样。由营销部门取得订单然后由制造部门生产,而不是按市场预测,制造部门生产后放进仓库,然后再推销。全部是订单生产。

这里要涉及阿米巴经营的原点了,那时候,我们在100%的销售额之中,拿出10%作为销售佣金,剩下的90%归制造部门。为什么销售佣金是10%呢?听说从前请商社携带各种货物,手续费是3%。但是,那仅仅是“过路佣金”。营销部门要去客户处获取订单,考虑10%比较合适。

营销部门的交通费、人工费等所有的费用,都在这10%中支出。但是,因为10%的佣金旱涝保收,所以营销部门以低价获取订单、继而同制造部门发生纠纷的情况,经常会出现。对于制造部门来说,如果价格太低,即使拿90%仍然会亏损,所以营销部门获取订单时,不能自己随意决定价格,一定要事先同制造部门谈妥。

价格合理不合理、账算得过来算不过来,在销售和制造充分协商的基础上,最终由企业领导判断决定。定价很重要,真所谓“定价即经营”。

这样做的话,营销部门靠这10%就能正常运行,也就没必要去搞什么分公司了。只要靠10%就能独立核算、正常运转,那么,部门的扩展也就变得很容易了。

强调自由潇洒,就会失去凝聚力

马上就要谈到结论。制造部门需要上意下达通畅的组织和纪律,光靠自由潇洒,机械设备不会自行运转。从这个角度讲,你建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公司。

反过来讲,数码化的商业印刷,需要有想象力的设计师。在这种领域,A公司那样的制造业的形象不太合适,所以你产生了要“自由潇洒、从容不迫”的想法。

因为想营造这样的氛围,你身为经营者,对B公司却小心翼翼、另眼相看。那里的负责人甚至社长要来谈话也说没空,因为他要忙于外出营销。碰到这种情况,你内心一定会非常矛盾。“这个负责人很优秀,连同我谈话的时间也那么珍惜,时间都用在拼命获取订单上了”。在感觉到某种满足的同时,你又会埋怨:“怎么连同我见面谈话的时间都没有了呢?不免让人寂寞。”

在这种情况下,公司的方针无法传达。研修也是自由参加,A公司有良好的组织传统,所以全员参加,而B公司有时甚至一个人也不参加。容忍这种状况的存在,本身就是问题。

由此看来,虽然不能说员工在反抗公司,但人心已经叛离,凝聚力已经丧失。现在该怎么办?你正在烦恼。因为是你制造了这个大家都不负责任的体制,所以你现在的反省是必要的。

全员参加的文体活动

我在经营京瓷的时候,做法正好与你完全相反。我认为,在经营企业的时候,无论如何都要让员工同我一条心。为了把员工的心凝聚在一起,我通过恳亲会等形式,拼命向员工们讲述我的想法,也就是京瓷哲学。人是什么?人生是什么?应该怎么度过人生?等等。我希望与员工们共有这样的思想哲学。

因为是中小企业,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。跟B公司的情况完全一样,上班时间内没空聚在一起。因此,只好在休息日,或夜里把大家召集起来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我就经常举办赏花一类的娱乐活动。奖金不多,加工资没条件,但至少在观赏樱花的季节举办活动,大家一起吃盒饭,喝一点酒,尽量让大家高兴快乐。

“这次我们去看花,把盒饭带去!”这么一说,那些意气相投的年轻人就会很兴奋,“这次社长带我们去,太开心了!”但是,那些比我年龄还大的、四五十岁的员工,因为有家庭,星期天还要与公司的年轻人一起活动,感觉没意思。“就是给一盒便宜的盒饭、给一点酒喝,那样的赏花还不如同家人一起去好呢!”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参加这类活动,所以就不来。

但是,正是这些尽量想回避同经营者接近的员工,才是经营者最需要加以教育的人。在日常的工作中,谁愿意与经营者接近,谁不愿意接近,我们大概都明白。

B公司的负责人不愿接近你,我认为原因不仅仅是工作忙,还因为“社长讲什么哲学之类的话让人头痛。有空来听这些说教,还不去客户那里获取订单呢”。

为了招呼这些人,我曾经伤透了脑筋。比如开运动会,大家互相鼓励、振奋斗志,这同工作时完全一样。最初运动会是自由参加的,但我对不参加的人曾经大发雷霆。后来规定,运动会等活动不是自愿参加,而必须全员参加。

这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事情。没能把全体员工团结在一起的企业,举办这种活动时,马上可以见分晓。一定会有一些人不出席,这时候,无论社长怎样大声疾呼都不奏效。所以,我规定,公司举办的各种活动、各种典礼必须全员参加。

这是把组织团结起来的经营的原点。背离这个原点,本来就是错的。企业经营,归根到底是充满泥土气息的、实实在在的东西,不能那样自由、那样从容潇洒、那样温良恭俭让。既然是你自己在经营企业,就必须利用各种形式,把你的思想哲学彻底地渗透到所有的员工中去,包括基层员工在内。这比什么都重要


我来说两句